坛花一现
在佛教禅宗历史上,有着一个著名的典故——坛花一现。这个典故出自《六祖坛经》,讲述了六祖慧能大师在弘法过程中的一段故事。
慧能大师出生于岭南新州,年少时家境贫寒,靠砍柴为生。一日,他偶然听到金刚经的偈颂,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,顿时大彻大悟。后来,他前往曹溪参拜五祖弘忍大师,并受到五祖的印证,成为禅宗第六代祖师。
慧能大师弘法时,经常用比喻来说明禅宗的道理。有一次,他在韶州大梵寺开法时,见院中桃花盛开,便问众弟子:“坛前那一丛花,和贫僧手上的这块砖,哪个更美?”
弟子中,神秀上座是慧能大师最得意的弟子之一,他连忙回答:“大师上手的砖更美。”神秀的悟性很高,他领悟到了慧能大师的意思:事物的美不取决于外相,而是取决于内心。
而另一个弟子惠明大师,则回答:“坛前花更美。”惠明大师的悟性也极高,他领会了慧能大师要表达的另一层含义:万事万物皆有自性,本自清净美好。
慧能大师听了二人的回答后,笑着说道:“你二人所见皆不差,但坛花一现,非久驻之物。吾今传法,亦如坛花一现,望诸位善自珍重。”
慧能大师的这句话,意在告诫弟子们,禅宗的奥义需要自己去体会,一旦言传身教,便会失去原有的味道。就像坛花一现一样,转瞬即逝,难以久留。
“坛花一现”的典故流传至今,成为禅宗中的一句名言,用以比喻禅宗的妙道难以用语言文字表达,只有通过修行亲证才能领悟。也提醒着世人,世间万物皆是无常,美好的事物终将消失,唯有把握当下,珍惜当下才不虚此行。
原创文章,作者:李娜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boys-bshop.com/3355.html